為什么打鼓要追求速度?鑼鼓廠告訴您!
為什么打鼓要追求速度?鑼鼓廠告訴您!俗話說天下武功唯快不破,速度成為了一個鼓手是否足夠***的評判標準之一。也有會人認為速度并不是一個鼓手的全部,技術都是為了服務音樂,一個真正***的鼓手應該注重音樂性,而不是片面的追求速度。
那么,我們該如何正確認識速度呢?鑼鼓廠認為,首先,速度是肢體爆發(fā)力和擊打控制的結合,換言之,速度是一個鼓手的擊打能力的體現之一,在相同速度下,不同擊打能力的鼓手演奏相同節(jié)奏也能對比出,具備更高擊打能力的鼓手不論是在力度、擊打的音色飽滿與顆粒感都會明顯勝于后者。這就是為什么有些大師哪怕只打簡單節(jié)奏也會很好聽的原因,只有駕馭了速度,才能夠完成流暢、自然的演奏。
也有人認為,平常自己演奏的流行音樂速度平均在90到130之間,那么是否能夠練到這個速度就夠用了呢?
其實不然,鑼鼓廠認為打擊樂演奏的音樂表現力是由時值關系、力度變化、音色變化、速率變化,其中就包含對速度的要求。
例如同樣130速度下,5連音、6連音、32分音符等等都代表著不同音樂情緒,同時也代表著更強的擊打能力。
那么,既然速度是服務于音樂性的,為什么鼓手之間會有這樣的爭執(zhí)呢?其實是,追求速度的方向出現了問題。
鑼鼓廠認為只是一味追求快,可是能完成的速度并不符合時值關系;沒有任何控制能力,不能進行使用上的變化,在音樂演奏中不能自然流暢地表達,所有便有了追求速度沒用的觀點!
速度其實是爆發(fā)力與控制力的代名詞,決定著鼓手的擊打能力。而鑼鼓廠認為,只有在具備擊打能力的基礎上,才能夠談論音樂性以及其他技巧的使用與深入,否則都只是用來合理自己不進步的原因。